養老服務業包括居家、社區、機構三種模式,由于三大瓶頸限制,發展極不順暢
瓶頸一,養老服務業護工缺口趨過1000 萬:
養老服務業最大的痛點是失能老人照護,我國失能老人巳超4600萬。按國際標準 3:1配備,約需1000多萬護工。而現有失能護工僅50多萬。海量護工缺口已成為養老服務業發展最大的障礙。
瓶頸二,社區居家養老嚴重缺錢、缺盈利模式。
我國97%的老人養老是社區居家養老。主要依賴政府資金補貼發展。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,能用于養老的資金極有限,導致社區居家養老因缺錢、缺盈利模式等而難于發展。經濟較落后地區開展更差,甚至為空白。
瓶頸三,智慧養老缺線下智能助老設備
為了利用科技提高養老能力,我國政府自2017年一直在力推智慧健康養老模式,并在全國培育了近千個示范應用基地、園區和街道引領發展。從理念上看,智慧養老是傳統養老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形成的智能化養老模式。可以通過線上智能信息 產品和線下智能助老設備協同服務,顯著提高康養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等。然而,由于線下嚴重缺乏智能助老設備或機器人,導致其OTO服務的優勢不能充分體現。表現為政策熱,市場冷,產品智慧不養老,養老不智能,難于廣泛推廣。
本公司護理機器人系統是全球唯一可以替代護工照臥床老人上下床、室內移行,入廁、入浴的普惠型機器人系統,其在社區居家機構養老中廣泛應用,既可緩解養老服務業海量護工缺口,并填補智慧養老缺乏智能助老機器人的空白,又能通過創立"人工+信息+護理機器人"綜合服務模式,顯著提高服務效率,降低人工成本,創造集約化的盈利模式。因此,或將引爆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。